您的位置:首页>>工程动态>>职工园地

世代赓续的好家风,我最珍贵的“传家宝”

 

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一个好的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精神层面的“传家宝”,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代家庭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世代赓续……

爷爷以军魂为基石铸就爱国主义家风

说起我的家风,最先涌现在我脑海的一定是那位老革命、老党员,他就是我的爷爷。爷爷是个有故事的人,作为千千万万个党员中的一员,祖籍贵州的他,十几岁便申请参军入伍,背上行囊远赴东北,作为一名抗美援朝战士,他用整个生命守护着鸭绿江畔的那座弹痕累累的断桥,也用实际行动激励子女后代继承遗志,为祖国而奋斗。

回想与爷爷在一起的时光,他总是拉着我的小手讲着他年轻时在部队的故事,我听着听着就进入梦乡,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些峥嵘岁月。年轻时和来自天南海北的战友们一起啃雪块吃草根,一起躲炮弹扔手雷,在执行任务中有好几次和死神擦身而过,害怕但也从没想过退缩。爷爷说着这些的时候,目光炯炯有神,时而慷慨激昂时而热泪盈眶,爷爷说那些开着绿皮大卡车驰骋在战场上的岁月,虽然艰苦危险,但他终身难忘,他为自己是一名军人守护的一片疆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回忆里的爷爷总是背挺的笔直,肩膀特别硬,后来,爷爷年纪大了,身体大不如前可也依然倔强的将背挺的笔直。小时候爷爷背我,我总会说爷爷的背太硬,没有妈妈的舒服,爷爷总会认真的回答:“做人要硬气,要有骨气,要挺直腰板,不能轻易低头!”小时候的我总是不解的歪着脑袋,长大以后,我了解到了伟大的中国英雄以及感人肺腑的抗美援朝英雄事迹,除了爷爷口中的伟大英雄,还有许多不知道姓名的中华儿女,在这场战争中浴血奋战、不畏牺牲、前仆后继、顽强抗争。自古军士多“忠勇”,抗美援朝精神不仅是军魂所系,也是中华民族的精魂所在。现在想来,对爷爷的崇敬和思念又多了几分……爷爷的爱国主义军魂陪伴了我的成长,他作为军人的风骨,为铸就我的爱国主义家风奠定了基石。

奶奶以言行化春风播种节俭勤劳家风

从我懂事起,勤俭节约就伴随着我成长,现在提起这个词,记忆的深处也总能回想起一幅画面:一张八仙桌,桌上放着小碟的饭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刚学会用筷子的我,还拿不稳筷子,饭菜常常掉到桌子上,而奶奶总会第一时间捡起来放进自己的碗里。她摸着我的头,宠溺地说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然后慢悠悠的将碗里的米饭扒拉干净,然后在碗里盛上水,用水涮着碗连汤水一起喝掉,从未见她掉落一粒米饭,我便也有样学样,也将碗里扒拉的哐哐响,把掉落的米粒从桌子上捡起来吃光,露出胜利的笑容。那时起,勤俭节约的家风就已经在我的脑海里形成印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也是我在那时学会的。奶奶的一言一行像是春风,将勤俭节约的种子播撒到家里,在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角角落落绽放。小时候,我的铅笔总是用到抓不住才能把新的装进笔盒,爸爸的袜子穿破了,他总是憨憨得笑着说“嘿嘿,补一补还能穿”,妈妈也会把化妆瓶倒过来在手上用力磕着,等到最后一点用完才丢掉。

我们秉承了奶奶的节俭,而她的勤劳更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清代朱柏庐《治家格言》中形容勤劳:“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奶奶的勤劳在此也有所体现。奶奶是家中起得最早的那个人,天还未完全亮,她就已经出门赶着去买菜市最新鲜的一批蔬菜了,我起床时,热腾腾的早饭已经摆放在桌前。奶奶还喜欢养花种菜,在农村,她在房前屋后种满瓜果蔬菜,春种秋收夏耕冬藏、松土施肥除草都是她一个人,不到万不得已不找人帮忙,后来搬进市区,她也会在阳台的空处种上好看的花和家里常吃的蔬菜。家里一年四季打扫得一尘不染、东西摆放的井井有条,这都是奶奶播种的家风,这使我们养成勤劳意识、勤劳习惯,以至于形成坚定的勤劳品格。

奶奶现在已经年过七旬,身体大不如从前,爸爸经常劝她每天晒晒太阳聊聊天,安享晚年,但她还是依旧不肯闲着,坚持自己操持家务,还时常包好家里最爱吃的饺子给我们送来。李大钊说:“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奶奶在勤劳里收获丰衣足食,在节俭中收获心安理得便是如此。如今,我已走向工作岗位,在工作的大熔炉中反复磨炼,每当工作遇到困难,感觉吃力的时候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奶奶天刚亮就起床的背影……奶奶的节俭与勤劳让我懂得感恩与珍惜,激励着我上进好学,以披星戴月实干苦干的韧劲,在勤劳中收获“小本领”和“小成就”,在一步步地成长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父亲以责任守初心践行艰苦奋斗家风

“作为一名水利工作者,一定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要“下得去,吃得苦,用得上……”,严厉的父亲扶了扶眼镜,娓娓道来,耐心的向我解释着“水利精神”的蕴含,这不仅是父亲对工作的态度,更是将水利精神融入传统家风的最好实践。在我的印象里,父亲总是很少回家,亦或是每日都加班到深夜才休息。父亲是一名水利工程技术专家,常年在外勘测考察,尼尔基、万家寨、小浪底、南水北调工程……只要有水库、只要有河道,就有父亲的身影。盛夏的天气潮湿闷热,水边的蚊虫尤其的多,工地的板房也时常漏雨;深冬的寒风凛冽,水库边上还有没冻上的泥,为获取更精确的测量数据,父亲要穿过泥泞,将双腿插到刺骨的水中进行测量。记得有一年中秋节,父亲在电话里告诉我们,为了确保今年节水工程能够按时完工,他要在工地加班赶工期,又不能回家过节了,他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不仅仅是我的父亲,所有奋战在水利工程一线的工作人员,都明白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节点性强的工作特点,他们舍弃陪伴家人的休息时间,昼夜奋战在一线,在实践中攻坚克难、战而胜之,就是为了加速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保障人民的用水安全。我为父亲自豪,为奋斗在一线的工作人员自豪,他们有责任、懂担当,艰苦奋斗、不辞辛劳、甘于奉献,用一滴滴汗水铸就着伟大便民工程,为祖国添砖加瓦,父亲的初心与坚持也为我投身水利事业坚定了信心、做好了榜样,让我始终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传承好新时代水利人的家风。

蔡元培曾说过:“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感恩我的家庭,一个好的家风家教是每个家庭成员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石,它深深沉淀在家庭的血液里,流淌到家庭每个成员的心灵缝隙中。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性:“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家风”写入了党的十九大报告,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也前所未有地写进党内法规,这样的高度重视,来自对历史与时代的深刻把握。的确,家风涵养世风民风,连着党风政风,尤其是对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家风廉不廉、家教严不严,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它关乎着海清河晏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只有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世代赓续的家风家训,引导我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念,将来,我想我也一定会身体力行,通过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将自己探索到的人生道理言传身教给自己的后代。我希望从我辈做起,推动全社会重视家风家教建设,以一代又一代的血脉传承好家教,弘扬好家风,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风家教意识,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之才。

(王月/文)

2022-08-03
主办单位: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桂ICP备17005282号-1 Copyright©2022 大藤峡网站版权所有
地址:广西区南宁市邕宁区龙岗大道6号、广西区桂平市北江桥头大藤峡公司前方营地

桂公网安备 45010902000026号

robots